英超双雄会观后感
(真实至上,2002年12月7日)
在气势上压倒对手。迫使对手犯错。作为王者气势的压迫力的确还是存在的。(曼联著名的圣诞攻势,就和为什么大连近几年来能够屡屡在最后阶段反超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的)
以硬朗和局破坏力的防守压制阿森纳的细腻技术。把握主场判罚尺度的优势。
立足于抢,从中后场抢起。让阿森纳不能从容地倒起球来。(许多球队面对阿森纳都选择打彻底的防守反击,许多时候在收缩了之后,在空间的占有量上显然更加有利于阿森纳的传切配合)
阿森纳球员的心理素质。(许多球评家都谈到亨利在大赛之中的水平起伏不定,这一场比赛似乎验证了这一点。而曼联的范尼在球队战术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要大于本场比赛的亨利)
压制阿森纳的两翼,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点。阿森纳许多的攻势是由两翼推进,或是两翼向中路发展出来的。这主要是由于阿森纳两位锋线主将的主要活动范围偏重于中场的边路,这也与阿森纳的风格有一定关系,因为他们既要为中路的维埃拉和席尔瓦扯出出活动空间,也要为后上的两个边卫做策应。(周中与瓦仑西亚的一役,如果瓦仑的两翼能够对阿森纳实施反压制的话,阿森纳面对的将会是一场摸不着头脑的苦战)在落后或苦战的情况下,阿森纳缺乏高空打击这一简单有效的进攻手段,很多时候边路的出球也只是回传中路或是半高球冲抢,所谓的立体进攻也只是瘸子走路。(或许过分了点,但阿森纳缺乏擅长头球的前锋,温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亨利全面一说,实在难以成立)
贝隆这一场用自己的另一种表现重新赢得了球迷的信任。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他和小内维尔在中盘底部的补位和拦截是曼联本场比赛胜利的关键之一。斯科尔斯移入中路,我之前也一直提到过的。他在曼联中路的后插上默契程度与对机会的把握力,是十年磨一剑的功力。
两位转速较高的中卫也基本完成了任务。根据不同对手来选择中卫的组合,磨合出几种稳定的组合。(曼联周中对拉科的比赛,布兰克则很有可能代替布朗)
虽然场面上比较难看,但为了胜利,难看就要难看到底。